族群簡介 地理分布 文化特質 經濟生活 傳統服飾
宗教信仰 祭典傳說 歷史 正名之路  

一、族群簡介

撒奇萊雅族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勢力範圍約在立霧溪以南,木瓜溪以北,大約包括了今日花蓮縣新城鄉、花蓮市及吉安鄉三個地區。目前有三個主要部落分佈在花蓮,分別是位在花蓮市國福里及德安里、瑞穗鄉馬力雲社以及壽豐鄉水璉部落。人口約一萬多人。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將其列為阿美族的一支,經過17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71月17日成為第13個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主

一般外族開始接觸撒奇萊雅族,會將族名「Sakiraya」誤以為地名,通常以諧音「奇萊」稱呼。因此,所在地的平原稱作「奇萊平原」,而位於附近中央山脈的高山也稱作「奇萊山」。包括西班牙荷蘭清朝、日本、中華民國的地圖與文獻均予沿用。

。撒奇萊雅族Sakizaya,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噶瑪蘭族稱其為「Sukizaya」,撒奇萊雅族當中的飽干(Cipawkan)系統自稱為「Sakizaya」,達故部灣(Takobuan)系統則自稱「Sakidaya」,其差異在於飽干系統的「z」音,到了達故部灣系統時以「d」音代替。撒奇萊雅族原來分佈在奇萊平原(花蓮平原)上,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花蓮市區,花蓮舊稱「奇萊」,是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擷取「kiray」的音而來。Sakizaya一詞意義傾向「真正之人」,是特定的一群人,使用的語言亦稱為「Sakizaya」。撒奇萊雅族的語言與周圍的其他阿美族部落(例如Natawran荳蘭、Pokpok薄薄、Lidaw里漏、Cikasuan七腳川)不同,兩者間的差異程度幾已達到無法溝通的地步。
地理分布
撒奇萊雅族的聚落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大致在今日的花蓮縣境內。在19世紀中葉以前,分佈的地區並不超出花蓮平原,隨著加禮宛事件的戰敗,平地人大量進入花蓮平原,加上日本時代為逃避勞役以及水災因素,撒奇萊雅族除了在平原上的小範圍遷徙外,同時也開始向平原以外的地方作大範圍的遷移。目前撒奇萊雅族比較集中或是所建立的部落有北埔(Hupo')、美崙(Pazik)、德興(Sakor)、主佈(Cupo'Kasyusyuan)、月眉('Apalu)、山興(Cirakayan)、水璉(Ciwidian)、磯崎(Karuruan)、馬立雲(Maibor)等,其餘人口散居於其他阿美族聚落,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遷居北部都會區的人口亦不少,粗估總人口約有5千人至1萬人上下。
文化特質

撒奇萊雅族屬於母系社會,採入贅婚,從妻居,因主要分佈於花蓮奇萊平原,因此同時兼有漁業以及狩獵等經濟產業。近代因甚早接觸噶瑪蘭族人,從其學習水田耕作,因此水稻的種植歷史甚早。

撒奇萊雅族的部落裡,同樣有與阿美族相似的年齡階級,據日本學者的田野資料所記載,在日治時期德興(sakor)的年齡階級(sral)是每5年進階一次。男子從嬰兒成長到15歲的時期,這個階級為幼年級(wawa)。15歲到23歲為青年級(kapah)的預備階級,必須要參加青年組前階級的未成年組,這個階級稱為Masatrot,他們必須開始住宿在青年集會所裡頭(taloan),服從上面階級的命令和指揮,接受訓練。
經濟生活
撒奇萊雅族屬於母系社會,主要經濟維生方式最初以漁業、狩獵為主,後來逐漸也從事耕種。撒奇萊雅族的部落裡,與阿美族有相似的年齡階級。男子從嬰兒成長到15歲的時期,這個階級為幼年級(wawa),15歲到23歲為預備階級,稱為Masatrot,最後再進入成年級。撒奇萊雅族穿著土金色為主色的服裝,綴以刺竹及眼淚珠為墜飾。
五、傳統服飾
撒奇萊雅族穿著土金色為主色的服裝,並以刺竹及眼淚珠為墜飾,於服飾中呈現族群辛酸及不忘故土的決心。
宗教信仰

撒奇萊雅族稱神靈為dito,相當於阿美族的kawas。撒奇萊雅族相信萬物有靈,超自然的力量無所不在,在dito裡,也包含有祖靈的存在,只是祖靈的位置無法預測,不知固定的地點在哪裡,似乎只有祭司mapalaway才能夠與祖靈溝通。祖靈不是一般人能夠知道他的確切位置,人的生死也同樣受到神靈的影響,出生是因為神靈附著於身體內,女人能夠受孕,也是有神靈的存在。人的身影存在身體內,當人們死亡後,身影也就脫離了人的身體。除了上述的神靈外,撒奇萊雅族還有其他不同的神,稱為Malataw·Otoki的是人間祖靈,Olipong是驅趕流行疾病的神祉,TalamanTakonawan是貧窮之神 。

當人們死亡之後,dito屬於死亡之靈,他的靈魂會通過米崙山(今美崙山)的凹處,朝向東方,向大海的方向飄去。而撒奇萊雅族在祭祀時,所有的祖靈又會從海邊穿過米崙山回到祭祀之地,這些祖靈的型態往往是穿著紅色衣物,但是並非一般人可以看見的,必須是祭司 mapalaway始可看見 。
祭典傳說

撒奇萊雅族將一年四季分為pasavaan(春天)、ralod(夏天)、sadinsing(秋天)、kasinawan(冬天),隨著季節舉行相關的祭儀活動。撒奇萊雅族的歲時祭儀,與其他台灣的南島民族一樣,havay(小米或粟)或tipus(旱稻)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作物。根據日文文獻的記載以及撒奇萊雅?痧浀悛漱f述,早期撒奇萊雅族的祭典是以小米為祭祀中心,按照小米生長時節,分為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

巴拉瑪火神祭
巴拉瑪火神祭與傳統豐年祭不同,為撒奇來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 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 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 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由刺竹拍打,去除厄運及晦氣; 藍色使者以酒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 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的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的未來; 黑色使者則以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 儀式中祝禱司為族人以酒沫蕉葉表示護身,而族人持火把巡禮繞圈,體驗及追緬先民落難情境。 在祈福儀式後,舉行火葬儀式燃燒火神太花棺,祈求火神的靈魂能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

歷史

(一)西班牙統治時期

1636,在西班牙統治的文獻紀錄上已有撒奇萊雅族。當時,西班牙統治臺灣北部及東北部,在此區域劃分三省,其中即包含了撒奇萊雅族居住地。

(二)荷蘭統治時期

荷蘭東印度公司曾派出多次探險隊至臺灣東海岸探尋金礦產地。1638探險隊報告撒奇萊雅居住地出產金礦,東印度公司因此派兵進逼,與撒奇萊雅族發生多次衝突。

清朝統治時期

撒奇萊雅族在這段時期取得奇萊平原領導地位。但為了保衛既有領域,與清軍發生多次大規模武裝衝突。

(三)加禮宛事件

及至清朝治理台灣期間,奇萊平原上扮演領導地位的撒奇萊雅人,因不滿清軍官兵欺壓,曾多次發生大規模的武裝衝突,1878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生「加禮宛事件」,固湖灣部落被火燒焚燬。撒奇萊雅人戰敗,導致部落族人散逃遷移,為避免被清軍報復及滅族,撒奇萊雅族開始流離失所或隱居他族,;加上日治時代為逃避勞役及水災,更加流離失所,族人從此隱姓埋名在阿美族部落之下。也因此在日治時代進行原住民族分類時,日人將撒奇萊雅歸併到阿美族內。

撒奇萊雅語在語言學上被視為阿美語的方言,但實際上兩者的差異極大。研究指出,撒奇萊雅語和其他5種阿美語的辭彙共通率不到6成,而其他5種阿美語彼此的共通率可達9成。因此,在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中,常聽到阿美族考生可以取得2個語別以上的認證,卻無法通過奇萊阿美語的認證。

(四)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對臺灣原住民進行民族分類,因撒奇萊雅族人鑑於對昔日衝突事件受創的記憶刻骨銘心,選擇隱姓埋名,而被歸為阿美族。依地理區分為奇萊阿美族。

中華民國統治時期

19907月,撒奇萊雅族長老帝瓦伊撒耘校長(漢名:李來旺,19311013-2003年9月24日,生平曾以40多年時間蒐集撒奇萊雅語及撒奇萊雅史料[5]),於花蓮恢復舉辦祭祖大典。帝瓦伊撒耘於2003年於慈濟醫院過世,刺激族人決心重建自己的文化。

正名之路

撒奇萊雅的正名運動最早要追溯到19907月,由已故長老帝瓦伊•撒耘(漢名李來旺)發起,在花蓮市美崙溪畔舉行全族的「祭祖儀式」,這是第一次以撒奇萊雅作為名稱的祭典,具有超越部落意識的民族意義;此外,也自發性的辦理全族豐年祭儀;20067月,又以祭祖儀式作為基礎,舉行全族祭儀的「巴拉瑪火神祭」,來紀念與緬懷加禮宛事件犧牲的先烈。

10年來,族人積極籌組民族自治組織,最早以文化的重建為主要訴求,2003年討論族群正名議題,2004年成立「花蓮縣撒基拉雅族重建發展協會」,正式啟動民族正名運動。

2005年各部落代表集結到原民會,遞交正名申請書及四千八百多件由族人一一簽署的「正名委任同意書」、撒奇萊雅相關的研究文獻和民族象徵物。

原民會委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研究結果指出,由於撒奇萊雅具備語言、宗教、民俗等客觀民族條件,足以區辨他族及我族的「民族邊界」;而且族別主觀意識強烈,已符合民族平等、自主發展的精神。最終在行政院院會上核定「撒奇萊雅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一族。

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在花蓮吉安鄉舉辦的慶祝儀式中,穿著傳統服飾、帶領5位主要部落代表,感謝阿美族人一百多年來的接納,並與阿美族頭目黃光明互換權杖、刀、書本等,象徵彼此重新建立的友好、平等夥伴關係

2004710日開始民族正名運動。並於20051013日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正式申請。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委由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進行研究調查認為撒奇萊雅族為單一民族,其語言與阿美語無法溝通,文化和生命哲學都與阿美族不同,同時族群區別明確,未被阿美化或漢化。

2007117日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認,成為第13個臺灣原住民族。

           

參考資料:

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祖靈之邦

發現原鄉之美 探訪台灣原住民

行政院原住民資訊網

國立教育資料館原住民教育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城鄉藝術活動原住民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