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  認識布農族  文化特質  祭典  宗教信仰  神話傳說

 

一、地理分布

 

布農族自稱Bunun,是泛指「人」,亦指全人類的統稱,為典型的高山原住民,大約有一半分佈於1000至1500公尺的高度,聚落的最高高度達到2306公尺布農族分佈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直到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地,是部落的散居社會。布農族分為六大社群:卓社群(南投縣玉山一帶)、卡社群(南投縣東部山區一帶)、丹社群(南投與花蓮縣界一帶)、巒社群(南投縣、嘉義縣界玉山一帶)、郡社群、搭科布蘭郡(簡稱蘭社群,在今中央山脈南投,人數較少)。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以南投縣信義鄉最多、其次為花蓮卓溪鄉,另外還有分佈於高雄縣桃園鄉、台東縣海端鄉。布農人喜歡山居,高山深處常有他們的聚落。是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

二、認識布農族

 

(一)音樂: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先被國際人士知曉的,是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的布農族。西元1952年日本的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當代的知名音樂學者聽了之後,驚訝於古老的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重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祈禱小米豐收歌」是以多聲部和音唱法,從低音漸高,一直唱到最高音域的和諧音,以美妙的和聲娛悅天神,同時也依此判斷當年小米之收成。。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以虔敬的心情唱著。歌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軌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堪稱世界音樂的瑰寶。 

(二)器樂演奏: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的器樂演奏是原住民族當中保存最完善的一族:
1.杵音是布農族與日月潭邵族特有的樂器,通常由八至十六根長短不同的木杵,交替的在石板上敲擊,藉著不同音階演奏出優美的旋律。在從前,族人也用它來傳達訊息。
2.口簧琴是原住民族普遍的樂器,但每一族使用的時機稍有差異。以布農族而言,是排遣寂寞或悲傷時渲洩情感的工具。在排灣、泰雅、阿美則是談情說愛,男女互表情意的催化工具。
3.另一種布農族特有的樂器是四弦琴(在卡社為五弦),是族人自娛的樂器。
4.弓琴也是布農族盛行的樂器,以竹子為弓、細鋼絲為弦,一端銜在嘴裡,左手持弓右手撥弦,悠揚的琴音雖然細微,卻耐人尋味。

(三)遷移與群居住地: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海拔一千公尺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據說,最早居住於鹿港、斗六、竹山一帶,後來漸漸往高山遷移。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居住地是南投縣的仁愛與信義鄉。

十八世紀時,世居南投的布農族開始大量的遷移,一是往東遷至花蓮的卓溪鄉、萬榮鄉,再從花蓮移至台東的海端鄉與延平鄉。另一支沿著中央山脈南移至高雄的三民鄉與桃源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

布農族共分為六個群,均居住於南投一帶,分別是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已被同化的蘭社群(takopulan),依據族人的調查,目前各群居住地分別如下:
1.卓社群 (take-todo):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仁愛鄉中正、法治、萬豐村。
2.卡社群 (take bakha):信義鄉南潭、地利、雙龍三村。
3.丹社群 (take vatan):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
4.巒社群 (takebanuad):信義鄉豐丘、望鄉、新鄉、人倫及花蓮縣卓溪鄉。
5.郡社群 (isbukun):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縣三民、桃源鄉。是五個社群中最大的一支。

(四)布農族的服飾,和其他原住民相比,顯得較為樸實簡單,這正顯露出布農族人樸實、內斂的民族性。

布農族男人的服飾就製作材料及穿著時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由鹿、山羊、羌等野獸皮加工而成的服裝,有獸帽及獸皮衣(u-1us tu一bong),這種服裝是在平日工作或上山狩獵時穿著。一般男子方面一種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

女姓的服飾有頭飾(tik-das)、上衣(u-1us hai-na-vu)、裙(tu-li-1an)及綁腿(u-la-lai)。傳統上,布農族女性的服裝是以黑色為底,並鑲以簡單的線條,但隨著外來文化的影響,布農族人在服裝的裝飾上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亮麗,尤其是在祭典的正式場合裡,服裝的配件更是五彩繽紛。女子的服飾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

三、文化特質

 

(一) 渾然天成的和音:
除了「祈禱小米豐收歌」以外,布農人和音唱法是無所不在的,凡飲酒歌、祭槍歌都以和音的方式來表現。雖然布農人的傳統生活習性已經改變,祭歌之類的吟唱,只在某些表演場合才聽得到。西方宗教進入布農部落以後,以傳統曲調配合宗教涵義的歌詞,使傳統歌謠的發展呈現了新的生機。就連四、五歲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誦布農族的歌謠,不禁讓我們嫉妒上天賦予布農人的天賦與才華。

(二) 沒有頭目,以家族長老為首的社會組織:
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爭戰以外,布農人的社會運作大體以家族為一個完整的單位,兩家族的長老又是事務的決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頗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樂器演奏方式:
布農族不僅保存了多樣的傳統樂器演奏,不同樂器或相同樂器合奏也時有耳聞。

(四) 富象徵意義的生活態度:
 1.月圓-豐收的意象。

 2.月缺-消失的象徵(除蟲、除草)。

 3.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長的含義。

 4.盪鞦韆-小米長得與鞦韆一樣高。

 5.小兒滿月-全家整日活動,相信如此小孩生命力會更旺盛。

 6.山胡椒-結實(祈望小米長得如此結實)。有辛辣味,小鳥不敢吃。如小鳥不敢偷吃穀類一般。

(五)小米的擬人化:
小米有靈魂、有五官、可移動,因此對它特別敬重。亦有父粟與子粟之分。父粟有五個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長,因此布農人對父粟更加敬重。(粟:小米)

(六)布農族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由於對於小米收穫的重視,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甚至,布農人傳統的年月觀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長而劃分的。對於農事或狩獵行事的時間,布農人依著植物的枯榮與月亮的盈缺來決定。例如李花盛開時,適合播種小米;月缺時適合驅蟲、除草;滿月時適合收割舉行收穫祭。由月亮的圓滿來象徵人生的圓滿與小米的豐收,以月缺來表示怯除不好的事物,希望它快快消失。在除草祭儀結束後,布農人打起陀螺,祈望小米像陀螺快速旋轉 (快速成長)。並在空地上架起鞦韆,希望小米如鞦韆盪(長)得一樣高。因此,我們可以說,布農人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生活態度充滿象徵意味的民族。

完整的布農部落裡,有三位領導人物:
1.一是主持農事祭儀的祭師,善觀天象、氣候並維持社會秩序、協調糾紛。
2.二是射耳祭的主持者。通常是部落當年狩獵最豐的族人,後來也改由其一固定人員擔任。

3.三是政治領袖。負責爭戰、獵首、血族復仇。是勇士,也是對外作戰的指揮者。

四、祭典  

()小米播種祭

小米播種祭為祈禱小米之發育、杜絕蟲害與豐收為目的。在春季播種之前,向祖靈或其他主宰之神,告知著手播種之事。大約在十一月至十二月舉行。

在撒種之前要齋戒七日,在這期間必須嚴守食物禁忌,不能洗澡、吃鹽巴、香蕉、甘藷、野菜及其他鹹甜的食物,若違背了這禁忌,小米會長不好,會被蟲吃掉。

播種那天也是要在天還亮時就要到田裡去,這樣才不會遇到蛇鼠。祭司捉一隻大公雞來殺掉,將雞血自左往右打圈,祝禱小米豐收。工作完畢,女主人一定要殺豬或羊以表示感謝。

布農人在水稻進入部落以後,小米的重要性還不如昔,屬於小米的祭儀大多消失,穀倉的重要性不再。目前僅存約二個重要的祭典如下:

() 射耳祭(Malahodagian):
是布農族唯一全部落性的祭典。於每年四月底、月缺的時候舉行,以射鹿耳一最大動物的耳朵來象徵來年狩獵的豐碩,目前也祈求農作的豐收及財運亨通。傳統的習俗以當年獵獲最多的勇士家門前做為慶祝的場所,為了避免糾紛,遂改為固定地點(大都是主祭家)來舉行。射耳祭只限於男子參加,女子禁止至祭祀場所。

() 嬰兒祭(lndohdohan):
嬰兒祭又叫生產祭,布農族人的孕婦必須在夫家生產,不能在娘家生育,除了表示孩童身份的氏族歸屬之外,也祈求該家族之祖靈能夠永久庇佑孩童的一生。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帶來了喜悅與希望。布農人在每年六月月圓時候,為這一年出生的嬰兒舉行佩掛項鍊的儀式。期望孩子們能像項鍊般耀眼、美麗。當天並宴請親友,告知這位新生兒的布農名字,接受族人的慶賀與祝福。經濟狀況好的家庭,酒宴甚至可以持續數日。母親作月子期間,布農族訂定許多的禁忌,例如:外人不得進入產婦的住屋,如果硬要進入,必須跨過門口擺放的火堆,方能進屋探訪,如此惡魔因見火而不敢入內,加害母子。外人也不能吃食該家的食物;更不能用該家的火種點菸吸食,否則,嬰兒會病死。產婦在三個月之內,禁食竽頭、糯米、地瓜、青菜等食物,違返禁忌,嬰兒將會終年受疾病的干擾,並且長不大。由於社會的變遷,傳統的嬰兒節已經消失。

五、宗教信仰

 
布農人最崇拜的是天神,認為天神是人類一切的主宰。又認為鬼靈存在這個世界上,有善惡之分。值得注意的是布農人的神話傳說裡,許多的動物、植物都是人變成的,或是與人平等的地位被看待,因此對於貓、狗、蛇之類的動物,布農人是以人的態度對待之。

、神話傳說

 

        

參考資料: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祖靈之邦

公視原住民兒童網站

行政院原住民資訊網

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